“专家视点”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专家视点
    白俊, 张雄君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0, 14(1): 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20.01.001
    随着中国天然气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近几年出现了天然气供应数量不足和价格异常波动等现象,引发了对天然气供应安全问题的担忧。为此,在分析影响中国天然气供应安全主要因素的基础上,从独特的角度审视了国内天然气供应形势,形成了对于中国天然气供应安全形势的若干认识,指出中国并不存在天然气供应安全问题,一些情况的出现是天然气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可以通过深化改革和完善政策予以解决,最后还提出了保障中国天然气供应安全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 冬季国内供应偏紧、局部价格上涨、进口管道气短供和进口依存度上升是引发对中国天然气供应安全担忧的直接因素,需求过于旺盛、基础设施不足、改革进程不协调是造成供应安全担忧的深层次原因;② 进口依存度不能和供应安全程度划等号,基本上不存在“马六甲困局”,中国天然气供应安全具有良好的资源基础条件和有利的国际市场环境;③ 加快国内油气上游改革、发挥价格机制调节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加大海外资源引进力度、推进全球天然气市场融合,可以更好地保障中国天然气供应安全。
  • 专家视点
    张颙, 何春蕾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9, 13(5): 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9.05.001
    天然气工业从下游的城市配送到中游的管道运输和上游的勘探开发,投资风险依次递增,其所要求和获得的投资回报率也应依次递增,然而我国的现实情况却是中游管道运输获得的投资回报率最高,下游城市配送居中(个别地区城市配送获得的投资回报率高于管道运输),上游勘探生产(含进口)最低。通过分析我国天然气产业链不同环节所获得的投资收益与承担的投资风险不相匹配的历史及现实原因,认为它们是在我国现行的天然气工业结构基础上形成的,是与我国天然气工业现行的生产(进口)和运输一体化结构相适应的。油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将使我国天然气工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应以此为契机相应地调整天然气产业链价格,否则将会影响天然气工业与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此,提出了理顺天然气产业链价格的具体建议:① 现阶段按照权益资本收益率7%~8%核定中游管道运输价格,按照权益资本收益率不超过7%核定城市配气价格;② 气源或门站销售价格由上游供应方与下游买方协商确定,但对拥有较大市场份额的上游供气方应给予适当管控,使其上游勘探开发投资在弥补进口亏损后所获得的权益资本收益率不能超过管道运输权益资本收益率的2倍。
  • 专家视点
    姜子昂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8, 12(6): 16-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8.06.004
    我国现代天然气市场体系建设需要科学的决策体制,天然气市场化改革面临诸多重大挑战,更加迫切需要建设企业智库体系。根据国家对新型智库体系建设的要求,结合我国天然气行业发展实际,构建了由智库主体、智库要素、智库机制、智库制度、智库管理、智库绩效等构成的天然气企业智库体系。天然气企业智库体系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通过健全和完善企业智库体系运行机制,加强天然气企业智库管理,加强智库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信息共享与传播机制建设等保障措施。
  • 专家视点
    何润民, 熊伟, 杨雅雯, 任雨涵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8, 12(6): 21-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8.06.005
    中国天然气市场经过60年的发展,经历了四川盆地小规模用气市场、较为发育的区域用气市场到全国性天然气市场形成的3个历史阶段。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2018年中国天然气市场也迈入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能源革命推进将成为新时代中国天然气市场的主要驱动力。预计2035年中国天然气市场消费规模将接近目前美国的水平,2050年超过美国并成为天然气国际贸易的主导国家之一。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经济研究所在30年的天然气市场研究中,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天然气市场决策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期待未来为中国天然气市场发展提供更多支撑。
  • 专家视点
    段言志, 谭琦, 邢鹏飞, 张男楠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8, 12(6): 25-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8.06.006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国人对事物变化规律的普遍看法,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也经历了分分合合的过程,由此探索挖掘天然气价格管理中的“分合”逻辑,用于揭示我国在开展天然气价格管理中的思想与方法。通过分析我国天然气价格在价格机制、价格层次、价格结构和价格水平上的分合变化,提出了影响价格分合发展的主要因素,并用双螺旋结构来刻画了价格发展的运行机制,最后对我国天然气价格发展趋势做了几点判断。
  • 专家视点
    刘斌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8, 12(6): 29-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8.06.007
    低油价时代,效益风险成为油气生产企业的一项新的风险因素,而进行效益风险管控,即是在最大限度规避投入产出风险的基础上,寻找企业效益发展的最优方案,让企业发展的高质量产生高效益。为实施合理的油气生产企业效益风险管控,以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改革为背景,立足老油田勘探开发实际,探索创建了以油井为控制单元,集新井实施效益优化、措施风险预评价、油井分类管理、项目全生命周期评价、效益配产配成本五大效益风险控制点于一体的、全新的油气生产企业效益风险管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