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第16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2-04-28
  

  • 全选
    |
    战略与政策
  • 朱兴珊, 沈学思, 赵云鹏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2, 16(2): 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22.02.001
    摘要 ( ) PDF全文 (2216KB) ( ) 可视化 收藏
    第二十六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以下简称COP26)于2021年10—11月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开启了国际社会全面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新征程。油气行业作为传统能源行业,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能源的同时,也需尽力满足新形势下社会对环境保护及应对气候变化的诉求。为了促进油气行业可持续发展,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在梳理COP26与油气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主要成果和议题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政策和行业现状,深入分析了油气行业面临的减排新形势,并提出了新形势下我国油气行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 积极应对碳减排压力,推进负碳技术研发应用;② 重视碳交易市场潜力,尽快建立相关机制体系;③ 做好市场研判,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结论认为: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加速,油气行业将承受更大的碳减排压力,短期内面临甲烷排放的重点监管,长期来看还有可能面临投资规模放缓的影响。传统油气行业正在进入关键转型期,既需要应对碳减排、能源保供和社会责任等多重压力,也应当把握天然气、负碳技术、碳交易、氢能等新兴业务增长点。面对空前的机遇与挑战,唯有积极适应新环境,加快探索新技术与业务发展方向,才能实现油气行业可持续发展。
  • 地质勘探
  • 姜超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2, 16(2): 10-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22.02.002
    摘要 ( ) PDF全文 (1259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致密砂岩气藏采收率,以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下二叠统太原组太2段障壁砂坝气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气藏的储层特征,指出了储层非均质性、储层渗透率、气水两相渗流是影响太2段障壁砂坝气藏采收率的主要因素。通过泄气范围评价法和数值模拟方法明确了剩余气分布及主要类型。基于不同剩余气的分布类型开展了井网加密调整提高气藏采收率研究,提出了不同类型剩余气对应的调整挖潜对策,并通过开展加密井生产效果分析,结合经济评价,得出了不同加密调整方式下的提高采收率效果。研究结果表明:① 太2段障壁砂坝剩余气主要以靶点间和大井距井间未控型为主,挖潜方式以部署加密井为主;② 通过采取靶点间斜插的方式挖潜井间剩余气,加密井未发生干扰,但水平段与主应力夹角小,压裂改造效果差;③ 井间剩余气采取排间平行加密和排间错位加密两种方式挖潜,排间平行加密井距小于600 m时,干扰井数在总井数的占比为 75%,排间错位加密井距400~800 m时,干扰井数在总井数的占比为 75%。加密后井距为500 m时干扰严重,加密井天然气可采储量降幅达50%,但仍能实现经济效益,井组采收率可提高5%。
  • 李春堂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2, 16(2): 15-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22.02.003
    摘要 ( ) PDF全文 (4100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进一步明确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奥陶系岩溶储层的发育特征,以杭锦旗地区十里加汗区带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了研究区地层展布、古地貌特征、储层类型及分布,明确了杭锦旗地区奥陶系岩溶储层的控制因素及发育模式。研究结果表明:① 奥陶系马家沟组马四段沉积期,十里加汗区带广泛发育的生屑灰岩为岩溶储层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② 奥陶系顶面岩溶古地貌可划分为岩溶高地、岩溶斜坡两种岩溶古地貌单元,在岩溶斜坡内发育岩溶洼地、岩溶残丘、岩溶沟槽等次一级地貌单元;③ 研究区发育孔隙型和裂缝 — 孔洞型两种储层类型,以裂缝 — 孔洞型为主。结论认为:① 岩溶地貌控制了奥陶系残余地层的保存程度,同时控制了溶蚀作用的强弱;② 马四段裂缝 — 孔洞型储层的分布受古地貌和裂缝控制;③ 在岩溶残丘 — 洼地过渡带地下水沿断层和裂缝垂向渗滤,对石灰岩淋滤、溶蚀形成溶蚀孔洞,是储层发育的最有利区。
  • 姜龙燕, 杨斌, 王巍, 刘璐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2, 16(2): 22-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22.02.004
    摘要 ( ) PDF全文 (6146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决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奥陶系马家沟组碳酸盐岩储层岩性类型复杂、变化快、难识别以及部分老井无测井解释剖面,地质研究人员无法快速有效判别岩性等问题,以富县地区马家沟组马五段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目前常用的岩性识别方法,通过取心资料确定了主要的岩石类型,结合碳酸盐岩中主要矿物的测井响应数值,得出了可采用光电吸收截面指数曲线与补偿密度曲线、补偿密度与补偿中子曲线两两包络的包络法与聚类分析 — 最小临近算法实现岩性解读的认识。研究结果表明:① 包络法操作简便,能快速识别白云岩、石灰岩、石膏,尤其在含膏地层中优势明显,适用于生产中对岩性的预判,其操作关键点在于曲线左右刻度值的调整,其判别准确与否的关键在于曲线质量是否可靠;② 聚类分析 — 最小临近算法结果更精确,其预测符合率高达92.31%,更适用于后期科研所需,但是该方法需要一定量的取心数据作为支撑;③ 目前上述两种方法在坍塌角砾岩的识别中都还存在着局限性,对于坍塌角砾岩的识别还需要借助成像测井以及地质认识来实现。
  • 开发工程
  • 梁志彬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2, 16(2): 28-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22.02.005
    摘要 ( ) PDF全文 (610KB) ( ) 可视化 收藏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和东胜气田单井建产模式建产周期长、投资成本高、经济有效开发难度逐年增大。为了有效降低建产投资、提高建产效率,借鉴“地质工程一体化”低成本开发理念,以大牛地气田和东胜气田所部署丛式井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水平井组、定向井组和混合井组部署模式相适应的工厂化压裂作业模式。研究结果表明:① “顺序式”和“拉链式”工厂化作业模式能够提高不同井组的施工效率;② 一体化在线混配压裂技术能有效解决丛式井组压裂施工用液量大、用液速度快的难题;③ 丛式井组部署和工厂化压裂能有效缩短建井周期和作业成本,提高改造效果。结论认为:大牛地气田和东胜气田采用“水平井”“定向井”和“定向井+水平井”3种混合井组部署模式和工厂化压裂施工,能够有效提高天然气储量动用率、缩短建井周期、降低建产投资,是实现强非均质性致密低渗透气藏效益开发的必由之路。
  • 严焱诚, 房舟, 朱礼平, 黄敏, 岳志华, 王晋瑶, 王栋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2, 16(2): 33-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22.02.006
    摘要 ( ) PDF全文 (641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开发效益、实现河道砂体的高效开发,以目前天然气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致密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油管固井完井技术的优势及在国内外钻井、固井方面的应用现状,剖析了在四川盆地西部中浅层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应用的技术难点。对缩小井眼尺寸引起管柱安全下入、固井附件可靠性、水泥浆体系设计及固井质量难以保障等问题开展技术攻关,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研究结果表明:① 研制的高承压能力油管固井附件、特殊自锁球座及胶塞性能可靠,经系列评价后入井验证,采用低密度流体替浆,应用效果良好;② 井身结构优化调整必封点位置,能保证压力及地质复杂封隔,并且有利于管串下入,为后期完井提供良好的井筒条件;③ 采用清砂接头通井、工具串仿真模拟等多项技术措施强化井眼准备,确保管柱串顺利下入到位并成功实施固井。结论认为:① 所形成的井眼清洁、油管串顺利下入、精准替浆等关键技术措施能有效保障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油管固井实施;② 现场先导试验20余口井,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为类似气田的开发提供借鉴。
  • 刘文超, 马群, 潘旭, 宋晓俊, 徐鹏海, 王珠峰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2, 16(2): 38-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22.02.007
    摘要 ( ) PDF全文 (1611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充分认识高压气井采气树阀门损坏机理、提高采气阀门使用寿命,以塔里木盆地克深气田(超高压、超深、超高温)“三超”气井采气树阀门存在的内漏和和外漏问题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在应对气田出砂、出水等极为复杂的生产工况下阀门失效模式;在此基础上,从阀板、阀座材质进行优化改进、硬质合金材料和喷涂工艺优选、非金属密封材料改进3个方面开展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 采用高速火焰喷涂方式,选择WC硬质合金A型作为喷涂材料,动摩擦系数最低,耐磨性更好、密封性更好;② 选择Inconel718高温镍基合金作为阀板、阀座材质,能够进一步提高阀板、阀座强度及耐腐蚀性,可以满足极为复杂工况下气井开发需求;③ 选择在纯四氟材料里面添加石墨、玻纤等进行改性,改性后的四氟材料增加了强度,提高了密封等级,降低了摩擦系数,提升了耐磨性能。结论认为:通过上述3个方面的改进,生产制造的阀门使用寿命平均为424 d,使用寿命得到了显著提升。
  • 王盼锋, 常明亮, 陈伟聪, 李明德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2, 16(2): 44-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22.02.008
    摘要 ( ) PDF全文 (1117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实现油气管道全生命周期的监控、提高油气管道完整性评估技术水平、建立健全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以油气长输管道完整性管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管道完整性的基本概念与理论,阐述了完整性数据采集和数据管理的方法、内容与步骤,以期为管道完整性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和支持。研究结果表明:① 对于油气管道运营人员来说,“安全和经济”成为管道运行管理的重中之重,完整性管理贯穿于整个管道服役期,同时也在中国管道安全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② 通过对完整性管理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深入研究,可以保证数据完整性,以满足管道完整性管理的需要,进而达到管道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结论认为: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过程中高后果区识别、风险评价、完整性评价是完整性管理体系核心内容。未来,中国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必将以管道本体安全为核心,全方位实现管网的高效运行与安全管控,以保障能源供给,实现智能管道,打造智慧管网。
  • 市场与价格
  • 秦步文, 张吉军, 李岚, 曾镰, 文静, 韩咪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2, 16(2): 50-55.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22.02.009
    摘要 ( ) PDF全文 (797KB) ( ) 可视化 收藏
    天然气作为清洁、高效的优质能源,对减少碳排放量,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精准预测城市天然气需求量是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天然气需求量的预测主要有单一预测模型和构建组合预测模型两种研究方法。组合预测模型可以有效的对单一预测模型提供的信息进行整合,从而进一步减小单一预测模型带来的误差,提高预测的精确度。为了对城市天然气需求量进行准确预测,通过借鉴合作博弈论 Shapley 值利益分配理论,考虑均值GM(1,1)模型、指数平滑模型、灰色Verhulst模型之间的差异以及各自的特点,建立天然气需求组合预测模型,可以有效减少预测的误差。研究结果表明:① Shapley值能减少各单一预测模型差异的影响,更好的对三种单一预测模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进行分配,确定的单一预测模型权重更合理,有效提高了城市天然气需求量预测的精度;② “十四五”期间中国城市天然气需求量将呈持续增长趋势,预计2025年将达到1 995 × 108 m3
  • 高振, 赵思思, 陈思韵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2, 16(2): 56-6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22.02.010
    摘要 ( ) PDF全文 (527KB)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国家油气体制改革和政策放开,国内城市燃气行业进入新一轮的并购机遇期,如何科学评价集团型城市燃气公司的经济效益变得愈发重要。为了科学衡量集团型城市燃气公司的经济效益,从项目层面、 股权层面、股利层面等进行经济评价,并通过对影响城市燃气业务效益的主要运营影响因素,即评价期的确定、主营业务收入的确定、毛利率的确定与政策因素影响、费用估算、资本性支出,融资及分红率因素等进行论述,最后从评价口径的选择方面对现金流量法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 应建立不同视角的现金流量模型进行全面分析,作为投资决策综合判断的依据;② 业务预测应符合全面性原则和真实性原则,充分考虑各项尽职调查批示的风险,兼顾历史运营逻辑和运营实际,确保未来预测符合公司运营实质和发展预期;③ 业务预测主要影响因素应结合特许经营权、行业发展现状及预期、产业政策、历史运营数据、尽职调查等不同要素进行逐项分析确定; ④ 合并口径模式更加符合集团型公司组织结构复杂、业务模式复杂的特点。
  • 谭聪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2, 16(2): 61-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22.02.011
    摘要 ( ) PDF全文 (464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加快推进国内页岩气发展、提升天然气安全保障能力,中国自2012年以来先后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有力促进了页岩气的增储上产。由于页岩气开发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因此页岩气产业的发展受价格、财税政策的影响较大。为了分析页岩气财税政策对产业的影响,从国内页岩气现行政策解读、页岩气财税政策对产业的影响、国外(以美国为例)页岩气产业发展及相关财税政策以及新兴能源产业(以光伏为例)财税政策四个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 页岩气的补贴标准有下降的趋势;② 页岩气每立方米生产成本估算约比常规天然气高0.17元,按照财税政策测算最新的页岩气的补贴标准约为0.1元/m3,可能会影响页岩气勘探开发企业增储上产的积极性。结论认为,为提高国内能源安全保障、提升国内页岩气资源动用能力、加强页岩气勘探开发企业资源开发,提出以下建议:① 建议提前下发“全国当年非常规天然气奖补资金总额”中总金额的额度。页岩气开发企业根据确定性的财政补贴数据进行测算,实现页岩气的可持续经营和效益开发;② 考虑页岩气的开发成本因素,建议增加奖补资金总额随开发利用量进行一定上浮的条款;③ 建议加大深层页岩气(埋深大于3 500 m)的财政补贴力度,补贴标准0.4元/m3,补贴时间5年。
  • 改革与创新
  • 胡俊坤, 陈媛媛, 陈寅飞, 肖君, 乐彦婷, 周鲁川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2, 16(2): 66-72.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22.02.012
    摘要 ( ) PDF全文 (1702KB)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页岩气资源丰富,目前已步入工业化开发阶段,但由于地质和工程条件与北美对比存在明显差距,其大规模开发面临经济效益带来的瓶颈制约,经济评价工作需发挥重要作用。针对页岩气开发以平台为单元的特性,将页岩气单井作为经济效益评价的研究对象,从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视角,建立页岩气井经济效益评价图版并运用于四川盆地川南页岩气开发实际。首先,依据测试产量,利用概率统计分析法对气井进行分类,并建立测试产量与单井最终可采储量(EUR)的关系;其次,基于现金流量法,选取财务内部收益率(IRR)为主要评价指标,建立页岩气井的经济评价体系;再者,依据现行的技术经济政策确定经济评价参数,通过敏感性分析找出影响经济效益的主控因素;最后建立主控因素影响的页岩气井经济效益评价图版。通过敏感性分析发现影响川南页岩气井经济效益由强至弱的因素依次为:页岩气价格、单井产量、单井投资和经营成本。在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之上,建立了川南页岩气井页岩气价格 — IRR、测试产量 —IRR、单井投资 — IRR的经济效益评价图版。结论认为,页岩气井经济效益评价图版的建立,丰富了页岩气开发经济评价的方法与内容,使得单井财务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的快速分析成为可能。
  • 任丽梅, 詹玉霞, 夏江华, 高卓月, 王隽, 张文娟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2, 16(2): 73-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22.02.013
    摘要 ( ) PDF全文 (1773KB) ( ) 可视化 收藏
    致密气勘探开发市场主体涉及投资方、合作方、地方政府、管理方等,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了加快推进致密气快速上产,积极探索油公司体制下致密气勘探开发项目群管理模式,创新项目管理机制,有效解决加快致密气增储上产中项目管理的瓶颈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了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 按照“协同创新、规范程序、安全优质、风险共担、共管共享、加快发展”的工作原则,持续优化致密气勘探开发项目群,以石油会战新模式配置项目要素资源,试点勘探开发完全项目制管理机制,探索实践油公司体制下的致密气上产项目群管理模式。② 项目管理群模式结构包括5个方面,即项目战略规划系统、项目组织管理系统、项目业务运行系统、项目决策支持系统和项目绩效管理系统。③ 项目群管理模式建设策略包括4个方面 —— 持续转变项目管理理念,试点完全项目制管理;加大技术与管理协同创新,提高项目管理效能;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评价,保障项目激励与约束;持续建设信息管理平台,提升项目管理运行效能。
  • 行情快报
  •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2, 16(2): 80-80.
    摘要 ( ) PDF全文 (194KB)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