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第12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8-04-28
  

  • 全选
    |
    宏观研究
  • 佘源琦, 张福东, 李君, 杨慎, 邵丽艳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8, 12(2): 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8.02.001
    摘要 ( ) PDF全文 (3152KB) ( ) 可视化 收藏
    在全球能源变革与国内深化能源结构调整形势下,未来中国天然气消费必将持续快速增长。通过对中国天然气供需形势分析认为,低碳发展目标情景下天然气需求将达到最大,新建评价模型预测该情景下2030年消费总量将达到6 300 × 108 m3;未来制造业、生活消费、电力、交通是重要增长领域。对中国天然气可获得性分析认为,未来对外依存度仍将快攀升。借力“一带一路”倡议,谋划天然气产业布局,是未来平衡国内供需、保障能源结构调整顺利实施的可靠举措。对沿线国家天然气资源与产业现状、国际天然气贸易形势分析认为,沿线国家天然气资源丰富,总体产业格局与中国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战略给中国天然气产业带来拓展良机,建议树立天然气能源安全意识、主导区域天然气产业格局、建立多元化获取渠道、完善基础管网与储备体系、加强交易中心建设、强化产业政策引导、推行国内资源效益序列开发等措施是发展壮大中国天然气产业。
  • 地质勘探
  • 尤丽, 招湛杰, 吴仕玖, 李才, 代龙, 徐守立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8, 12(2): 6-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8.02.002
    摘要 ( ) PDF全文 (1357KB) ( ) 可视化 收藏
    乌石凹陷是南海北部北部湾盆地已证实的富生烃凹陷之一,主力层段流沙港组一段Ⅴ油组储层为三角洲、扇三角洲与滨 — 浅湖滩坝沉积,埋深大于2 500 m。通过对流沙港组一段Ⅴ油组砂岩的岩石薄片与扫描电镜观察、常规物性分析与测井解释等进行储层特征及其展布研究,并明确储层物性非均质性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储层表现为以低渗为主、局部中渗的物性特征,且具强非均质性特点,认为沉积环境对储层物性的先决控制作用明显,压实强度是储层物性非均质性的主控因素,高岭石胶结程度是相近压实强度物性差异的主要原因,其发育程度受控于油源断裂,表现为近油源断裂,储层物性好,高岭石沉淀较少,形成油气藏;远离油源断裂,储层物性较差,高岭石沉淀多,含油气性较差。
  • 曾琪, 马华灵, 王旭丽, 李荣容, 李梅, 李秀华, 夏文杰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8, 12(2): 11-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8.02.003
    摘要 ( ) PDF全文 (2358KB)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岩屑(心)常规薄片、铸体薄片等资料对川西前陆盆地南段须家河组二段成岩相进行了研究,划分出五大成岩相组合:环边绿泥石 — 硅质 — 碳酸盐胶结 — 溶蚀成岩相、硅质 — 碳酸盐胶结 — 溶蚀成岩相(莲花山 — 张家坪特有)、碳酸盐胶结成岩相、黏土杂基充填成岩相及压实 — 压溶成岩相。由于受成岩作用强度、矿物成分及含量、沉积环境、温度、压力、埋深等条件影响,致使同一成岩相的物性差异较大。因此,根据面孔率、粒间填隙物成分及含量,并结合物性等资料综合分析,将成岩相进一步细分为有利(Ⅰ类)与不利(Ⅱ类)成岩相,其结果与物性符合率在89 %以上。在此基础上结合裂缝发育情况将该区储层划分为3类,邛崃 — 蒲江 — 雅安一带为优质储层发育区,其结果与勘探实践基本吻合。
  • 胡元, 操延辉, 郑元财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8, 12(2): 16-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8.02.004
    摘要 ( ) PDF全文 (2348KB) ( ) 可视化 收藏
    川西坳陷聚源 — 金马 — 鸭子河地区经历了多轮次构造运动,构造叠加关系复杂,明确关键构造形成时期及特征是油气勘探面临的难点问题。利用地震、地质手段刻画了聚源 — 金马 — 鸭子河内部的褶皱、断裂形变特征,明确它们之间的几何特征差异性,解析其内部构造所处力学环境的差异性及形变机制,分析其内部形变关系,指出聚源、金马、鸭子河各构造段的主要形变期和古形变特征,为恢复古构造及演化、正确认识该区油气分布规律、指导油气勘探提供科学依据。
  • 李强, 袁东山, 杨映涛, 朱丽, 李定军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8, 12(2): 21-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8.02.005
    摘要 ( ) PDF全文 (985KB)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岩心粒度实验分析资料,采用测井交会分析方法建立了川西坳陷须家河组五段岩石粒度中值测井解释模型。通过逐步回归方法对表征烃源岩有机碳特征的测井敏感参数进行分析,结合岩石粒度中值测井解释模型成果,建立了岩性约束下高精度有机碳含量测井解释模型,为优质烃源岩的定量预测及分布评价奠定了基础。结合川西坳陷须家河组五段优质烃源岩有机碳含量下限标准,建立了优质烃源岩测井评价标准并对单井优质烃源岩进行划分统计,完成了对川西坳陷须家河组五段各亚段优质烃源岩分布的定量预测与评价工作。
  • 谢丹, 韩书勇, 周伟韬, 袁玥, 任街平, 贺洪强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8, 12(2): 24-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8.02.006
    摘要 ( ) PDF全文 (837KB)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井研 — 犍为地区页岩气保存条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影响研究区筇竹寺组页岩气保存条件的主要因素。首先,明确了断裂作用对页岩气保存条件的影响:断裂作用形成的微裂缝对页岩气藏起改善储层渗滤条件的作用,而强烈的断裂作用所形成的断层及宏观裂缝则对页岩气藏起破环作用。研究区远离褶皱冲断带,褶皱变形强度较弱,断层规模小、相对不发育,未破坏页岩气的保存,并且断层、裂缝系统对储集条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次,明确了顶、底板条件对页岩气保存条件的影响:良好的顶、底板可以形成封闭系统,可完好地封存页岩气。研究区含气页岩段顶板发育完整,岩性致密且具有较好的屏蔽作用,底板由于存在风化壳,相对较为薄弱。最后,明确了地层压力对页岩气保存条件的影响:大断裂较为发育的地区地层压力下降明显,吸附气含量较低,为保存条件较差的地区,反之较好。研究区筇竹寺组页岩地层为异常高压,页岩气层封闭性较好。
  • 天然气开发
  • 徐猛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8, 12(2): 28-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8.02.007
    摘要 ( ) PDF全文 (463KB) ( ) 可视化 收藏
    以沁西北X区块煤层气开发为实例,从煤系条件、构造活动、水文条件等煤层气富集主控因素分析对煤层气储存富集的影响和控制作用,并结合煤层气开发排采资料得出煤层气富集高产主控因素。结论认为:煤层气高产区必定在煤层气富集区,但同时还受到工程条件、排采制度等的影响;煤层气富集高产地带通常由某个因素主导或多个因素共同作用,因此在后期勘探开发工作中,优选煤层气富集高产区时有必要对不同条件的控制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 马群, 王胜军, 蒋国军, 何飞, 郭宇恒, 胡家荣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8, 12(2): 31-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8.02.008
    摘要 ( ) PDF全文 (1071KB) ( ) 可视化 收藏
    气井产能预测是气藏开发过程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气田的整体评价和高效开发进程中具有很强的预见性。而对于“三超”气井来说,进行产能测试面临着较大困难,因此寻找一种较为方便的产能预测方法尤为重要。基于此,研究以气井静态资料、探井资料为依据,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3种预测模型,通过对上述3种产能模型预测结果及3种预测方法的优缺点综合对比分析可知,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气井产能预测模型预测精度较高、预测结果稳定、可操作性强,是一种适合库车前陆盆地“三超”气井产能预测的数据建模方法。
  • 秦洪岩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8, 12(2): 35-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8.02.009
    摘要 ( ) PDF全文 (366KB) ( ) 可视化 收藏
    注气符合率是火驱开发的重要指标。针对杜66块火驱注气井符合率低的问题,从注气系统的日常管理入手,重点分析了压缩机机组的性能和运行参数及设备对注气的影响,找出了影响注气符合率的关键因素。通过对现有工艺流程的优化、对设备配件的改进和研发,解决了火驱开发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实现了稳定的压力、流量空气注入,有效提高了机组的运行效率,注气符合率提高7 %。
  • 杨易骏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8, 12(2): 38-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8.02.010
    摘要 ( ) PDF全文 (706KB)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大牛地气田开发步入中后期,气井产能不断降低、携液能力逐渐变差,水淹井日趋增多、严重影响气田的长期稳产。目前,现场最常用的单一排液复产工艺有液氮气举、多井联合气举、井口排液气举、环空激动降压、套管充压气举。这些成熟的工艺技术以其各不相同的特点在积液停产气井的排液复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对于套压低于8 MPa、液气比高于5 m3/104 m3的积液严重水淹井,采用单一复产方法效果不佳。为此,选取两口积液严重水淹井开展了“多井联合气举+环空激动降压”组合复产试验,并进行了经济效果评价。现场应用表明,两口水淹井均复产成功,成功率为100 %。经济评价显示,两口水淹井复产后日增产量12 617 m3、累计增产量837.572 × 104 m3,累计创效971.59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810,经济效益显著。
  • 詹斌, 王智君, 丁咚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8, 12(2): 42-4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8.02.011
    摘要 ( ) PDF全文 (349KB)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川西中浅层低品位储层、川西深层须家河组及元坝须家河组等致密砂岩储层用常规改造工艺储量无法实现有效动用的情况,认为缝网压裂工艺能够增加改造体积、获得更长的有效缝长及更高的导流能力,从而提高储层有限动用率,是动用低品位致密砂岩储层的有效手段。为此,从缝网压裂机理入手,结合储层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特征,在致密砂岩储层开展了缝网压裂工艺适应性的评价研究,为缝网压裂工艺选井选层提供了依据。
  • 刘敏, 康力, 李明, 张泽燕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8, 12(2): 45-47.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8.02.012
    摘要 ( ) PDF全文 (700KB) ( ) 可视化 收藏
    四川盆地海相地层威远区块页岩气资源丰富,储层非均质性强,很难设计与储层精确地质模型相匹配的压裂裂缝模型,使得裂缝控制技术实施难度很大。暂堵压裂技术能根据储层特点自动选择甜点,充分改造低效储层,使井筒覆盖和油气藏接触最大化,提高采收率。通过暂堵剂优选和评价,根据暂堵技术及工艺原理,结合威远区块龙马溪组储层特征,形成了适合威远区块的暂堵体积压裂工艺,现场试验显示WY23-1HF等5口井初期产量较高,为四川威远页岩气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 钻井工程
  • 刘修泰, 刘修刚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8, 12(2): 48-5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8.02.013
    摘要 ( ) PDF全文 (642KB) ( ) 可视化 收藏
    涡流工具排液是一种新型气井排水采气工艺,从其作用原理上得出,涡流发生器外径和井筒的间隙越小涡流发生效果越好,可以大幅度减少气体的非涡流能量损失,而对于涡流工具与井筒不存在间隙的工况,现阶段国内外缺乏深入理论研究。为此,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涡流工具气液两相螺旋流动的数值模型,并借助CFD软件对其流动过程进行动态仿真,对流体流动规律进行分析,全面分析有无间隙工况下涡流工具排水采气携液能力,为井下涡流工具结构设计及优化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变速器直径与翼高组合分别为52 mm和5 mm时,涡流工具无间隙工况排液效果最佳,涡流工具更易引发高速螺旋涡流,降低气液流动阻力;出口端处液体轴向速度提高8.3 %,对增强气流的携液能力有着显著作用。
  • 地面工程
  • 马政宇, 王一景, 林田, 范硕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8, 12(2): 51-55.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8.02.014
    摘要 ( ) PDF全文 (562KB)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全国多地LNG点供项目的崛起,市场对LNG液态供应的需求也大幅上涨,如何开发一种经济、灵活及便于推广的LNG转输技术,是能源企业适应市场、应对竞争的迫切需要。为此,从技术流程、投资、经济性、适用性等方面对4种建设模式下LNG转运站进行技术经济对比,分析各自的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结合我国清洁能源发展形势,提出LNG 转运站的发展的相关建议。
  • 张继升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8, 12(2): 56-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8.02.015
    摘要 ( ) PDF全文 (413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气田离心泵的运转率,满足气田开发的需要,从离心泵的设计、材质、易损件、工作介质、润滑、安装、密封、运行、维护等方面分析了泵的技术特点,针对离心泵现场出现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技术对策,并建议:离心泵在安装后要注重规范作业和定期维护保修;根据泵的使用要求及特点,及时制定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及操作指导卡,以确保离心泵的安全平稳运行。
  • 刘恒宇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8, 12(2): 59-61.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8.02.016
    摘要 ( ) PDF全文 (1671KB)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油气调控中心在远控过程中对大部分分输用户手动操作开关阀占用大量工作资源的问题,介绍了天然气长输管道分输站场用户远控自动分输技术特点及其用户分类,阐述了管道分输站场计量、调压区典型工艺流程。以北京油气调控中心所辖的长输管道为例,分析天然气远控自动分输技术以及自动分输中应注意的事项,并提出对计量、调压支路的远控自动改造方案,以更好地保障管道的安全、平稳、高效运行。
  • 市场与价格
  • 贺志明, 文翔宇, 邱文, 叶畅, 吴杨洁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8, 12(2): 62-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8.02.017
    摘要 ( ) PDF全文 (528KB)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天然气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为响应天然气市场变化、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天然气市场竞争、客戶管理的新要求,亟待探索适宜天然气营销的新模式。为此,探索了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营销模式:以客户为中心,采取有效的营销策略,整合资源、市场、管网和人才,建立与地方政府、客户、社会、资源方的互动机制,达到客户目标、政府目标、社会目标的一致性,实现客户价值、政府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同时,完成公司自身的营销目标,实现企业自身价值。提出了转变观念,建立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营销理念;创新客户管理,帮助客户实现价值,形成利益共同体;创新服务方式方法,努力为政府和社会创造价值,建立良好的营销环境;强化市场研究,主动推进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等措施。
  • 梅琦, 杨蕾, 杨蓓, 卢栎羽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8, 12(2): 66-7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8.02.018
    摘要 ( ) PDF全文 (587KB)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加快,消耗了以煤炭为主的大量能源,大气污染问题愈加严峻,特别是以细颗粒物为特征污染物的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随着2014年8月开始第一批置换,云南省正式迈入管道天然气时代,为“煤改气”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分析了云南省开展“煤改气”的市场环境和能源消费特点,提出了近期“煤改气”实施思路,从政府和产业链角度提出了推进策略建议。
  • 杜奇平, 邱文, 卢新, 罗凌睿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8, 12(2): 71-7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8.02.019
    摘要 ( ) PDF全文 (652KB) ( ) 可视化 收藏
    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面对“十三五”形势与任务,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提出了打造天然气“黄金终端”,实现天然气营销二次提质增效目标。依据油气田企业终端营销管理现状和管理需求,从系统建设必要性入手,设计了天然气终端营销系统建设方案,并论述了其应用成效。通过该系统的构建与推广应用,推动油气田企业天然气终端营销管理更加自动化、信息化和规范化,促进油气田终端营销依法合规、科学高效和健康有序地可持续大发展。
  • 张浩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8, 12(2): 75-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8.02.020
    摘要 ( ) PDF全文 (397KB) ( ) 可视化 收藏
    煤层气产量逐步缓慢增长并且无法关停限产的生产特点与常规天然气市场冬夏季需求峰谷差大消费特点矛盾突出,因此常规天然气销售常规策略不完全适用于煤层气销售。通过对煤层气与天然气产销特点差异性分析,总结前期煤层气销售存在的问题,采用问题导向方法确定煤层气销售原则,提出煤层气销售策略:① 煤层气销售外输渠道必须与区块产能建设同步或先于产能建设;② 必须建立多渠道外输出口以解决夏季调峰问题;③ 依托国家有利政策,打通气源地出境渠道扩大煤层气销售区域市场;④ 在外输管网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天然气交易中心等平台实现上下游直供,提升煤层气销售效益。
  • 经营管理
  • 钟毅, 王洪乐, 阮江宁, 钟琳, 何勇, 马英恺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8, 12(2): 78-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8.02.021
    摘要 ( ) PDF全文 (1187KB)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油气田企业存量土地宗数多、面积大、分散广,取得时间跨度长、区位条件差、用途多受限制等特点,剖析了油气田企业存量土地基本存在安全、法律、成本、地方纠纷等多方面的问题和风险,提出了石油农场用地、石油基地、闲置井站用地三类存量土地优化运营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