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第11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7-06-28
  

  • 全选
    |
    宏观研究
  • 秦园, 李涛, 龙孺湘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7, 11(3): 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7.03.001
    摘要 ( ) PDF全文 (2209KB)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2016年世界天然气市场供需及价格动向和趋势,包括储量、产量、国际贸易、天然气消费和天然气价格较2015年的发展变化和地区分析。2016年世界天然气市场总体上呈供过于求,供需两不旺的低迷状态,充足的市场供应及供应过剩的预期引起的价格低迷已经促成勘探开发状况进一步恶化,天然气消费受气候、能源政策等偶然因素影响艰难维持增长。美国天然气储量产量的严重下滑成为全球天然气供应滞涨的主要原因,而欧洲和亚洲新兴国家是促进全球天然气消费微量反弹的主要力量,天然气贸易格局变化则是促进天然气地区供需平衡的主要手段。在宽松的供应环境下,供应更加多元化,定价更趋市场化,全球天然气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
  • 地质勘探
  • 胡鑫, 何宇, 朱颖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7, 11(3): 7-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7.03.002
    摘要 ( ) PDF全文 (454KB)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优质储层的形成机理,对有利区块的预测十分重要。根据已有资料,从沉积作用、成岩作用、构造作用、地层温度、地层异常高压和烃类的充注等几个方面总结了优质碎屑岩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分析发现,优质储层形成的有利因素主要包括:硬矿物组成有利于原生孔隙的保存,粗颗粒、低杂基的沉积结构不利于压溶作用发育而容易形成好储层;弱硅质胶结作用、一定厚度的绿泥石环边和早期碳酸盐胶结物的后期溶蚀等作用是有利的成岩作用;构造作用产生的构造裂缝;地层温度可以影响流体与岩石的反应速率和有机质的演化,对优质储层的形成产生影响;地层异常高压和烃类的充注是形成优质储层的次要因素。
  • 方晓刚, 王珂, 张荣虎, 李伟, 徐韵, 沈家宁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7, 11(3): 11-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7.03.003
    摘要 ( ) PDF全文 (1730KB) ( ) 可视化 收藏
    在超深致密裂缝性砂岩气藏储层的研究中,裂缝既是主要的油气运移通道也是重要的储集空间,是整个气藏高产的地质基础。库车坳陷克深8气藏是典型的超深致密裂缝性砂岩气藏,裂缝的发育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和非均质性。研究裂缝的发育规律,进行裂缝数值模拟,预测其空间展布,可以有效地指导整个气藏的勘探开发、有利区优选、储层改造。由于研究区储层埋深超过5 500 m,地震资料精度有限;针对超深致密裂缝性砂岩气藏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法,根据古地应力场产生裂缝、现今地应力场改造裂缝的思路,通过模拟古、今地应力场的分布状态,依据岩石破裂准则及能量守恒原理,在露头、钻井、测井、动态多因素约束下通过对裂缝参数进行关键点赋值,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法进行裂缝数值模拟,建立了与实测数据高度匹配的裂缝模型。
  • 尹柯惟, 刘颖, 赵文婷, 孟庆尧, 魏岩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7, 11(3): 15-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7.03.004
    摘要 ( ) PDF全文 (651KB) ( ) 可视化 收藏
    混合沉积是一种特殊的沉积类型,学者在混合沉积研究方面的报道不断涌现。综合前人研究,对混合沉积的研究历程及研究进展进行总结,详述混合沉积的分类命名、成因类型、控制因素、沉积模式及油气地质意义等内容。早期研究主要集中于混合沉积的表象特征,21世纪初期,主要研究混合沉积对沉积环境的指示意义,近期学者们主要研究混合沉积的石油地质意义。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裂缝是混积层段形成优质储层不可缺少的条件,而混积岩可以成为优质烃源岩,源内源外均可成藏。
  • 李毕松, 唐秀丽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7, 11(3): 19-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7.03.005
    摘要 ( ) PDF全文 (1436KB)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川北及邻区寒武系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明确了寒武系油气成藏富集规律及有利区带。分析认为,寒武系主要为下生上储式成藏组合,垂向及侧向近源是富集成藏的物质基础,浅滩相带及颗粒滩叠加岩溶作用改造形成的优质储层是早期富集成藏的前提,成藏期具有古构造背景的岩性圈闭是成藏富集的保障,持续良好的保存条件是早期油气富集、晚期调整富集成藏的关键。川北元坝 — 仁和场地区寒武系具备良好的油气富集成藏条件及匹配关系,是下步勘探有利富集成藏区带。
  • 天然气开发
  • 薛玖火, 何柳, 王翔, 刘强, 王耀之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7, 11(3): 23-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7.03.006
    摘要 ( ) PDF全文 (516KB) ( ) 可视化 收藏
    龙女寺构造龙王庙组在勘探开发过程中仅少数井获高产工业气流,储层改造效果整体不明显。针对该区龙王庙组储层改造现状,在储层综合评价的基础上,优选有效的储层改造技术,是储层改造增产的关键。为此,从该区龙王庙组储层地质特征出发,依据当前储层改造成效,应用储层改造基本原理研究的方法,分析研究影响储层改造成效的主要因素,明确适宜储层地质特征的储层改造技术。结果表明:裂缝发育程度是影响该区龙王庙储层改造效果的关键因素;胶凝酸压裂酸化、转向酸压裂酸化、胶凝酸+加重酸压裂酸化、酸化+加砂压裂协同作业4种储层改造技术中,转向酸压裂酸化技术是该区龙王庙组最适宜的储层改造技术;实施大斜度井或水平井和应用转向酸压裂酸化技术是该区龙王庙组下步勘探开发最有效的增产措施。
  • 雷璠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7, 11(3): 28-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7.03.007
    摘要 ( ) PDF全文 (377KB) ( ) 可视化 收藏
    水平井体积压裂施工多采用油管传输水力喷射带底封拖动压裂工艺,该工艺在现场实施中存在施工效率低、卡钻、遇阻等施工异常。为寻找更安全可靠的水平井压裂施工方式,开展了常规油管传输水力喷射填砂压裂工艺技术研究与实验。通过对填砂压裂技术原理和特点的分析以及开展现场实验,证明水力喷射填砂压裂技术是可行的,填砂封堵可替代封隔器作用,实现层间有效封隔。且通过现场实验表明套管环空填砂方式操作安全,施工效率更为高效。
  • 林新宇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7, 11(3): 31-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7.03.008
    摘要 ( ) PDF全文 (1462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决集气站内高、低压气井混输效率低以及进站压力接近管网压力气井生产困难的问题,大牛地气田首次开展了高、低压气井喷射引流混输试验,成功将低压气井进站压力降至1MPa,低于管网压力1.9MPa,实现了气井低于管网压力的“负压”生产。与此同时,低压井流量增加,携液能力增强,排液效果得到有效改善。该工艺试验成功,为解决大牛地气田高、低压气井站内混输效率低以及压力近管网气井生产困难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刘昊年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7, 11(3): 34-3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7.03.009
    摘要 ( ) PDF全文 (3346KB) ( ) 可视化 收藏
    在油气储层研究中,为获得岩石结构特征、矿物类型与赋存状况、储集空间特征和其他成岩作用特征的高分辨率图像,常常会运用到扫描电镜。扫描电镜具有放大倍数高、景深大的特征,与能谱分析技术相结合,既可进行高放大倍数下岩石样品的微观特征观察,又可对样品中不同组分进行定性及半定量分析。在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储层研究领域,开展了3项应用研究:扫描电镜背散射分析技术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进行矿物快速识别及其含量精确计算;扫描电镜背散射分析技术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孔隙结构特征研究;扫描电镜能谱点扫描分析技术快速确定矿物类型,能谱面扫描分析技术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进行矿物识别、含量计算及其分布特征研究。
  • 王晓清, 赵心仪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7, 11(3): 37-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7.03.010
    摘要 ( ) PDF全文 (642KB) ( ) 可视化 收藏
    迂曲度是描述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渗流路径弯曲程度的重要参数,也是在实际测量中较难准确测定的参数。在迂曲度实验测量方法中电导率法与分子扩散法应用最为普遍,但电导率法测量的结果存在一定的争议,分子扩散法则更适用于气田开发实际。分子扩散法测试理论认为,迂曲度体现了多孔介质结构的复杂特征,而气体自扩散系数与有效扩散系数的比值表征多孔介质对气体扩散的阻碍效应,二者存在密切联系。以国内外参考文献中测量扩散系数的压力衰减法为基础,改进其计算公式,采用饱和原油的油砂模拟砂岩储层,通过测量甲烷在原油中的扩散系数和不同孔隙度、渗透率的油砂中的有效扩散系数,分析扩散系数、有效扩散系数、孔隙度和迂曲度之间的关系,计算出油砂的迂曲度。经对比分析,发现甲烷在油砂中的有效扩散系数与油砂孔隙度、渗透率呈正相关关系;油砂迂曲度与孔隙度、渗透率呈负相关关系。
  • 钻井工程
  • 刘虎, 赵远畅, 王禹杰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7, 11(3): 43-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7.03.011
    摘要 ( ) PDF全文 (538KB)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高压油气藏井数越来越多,井控风险日益突出,这对现场压井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环空压力系统并结合气体状态方程建立了井场储备高密度钻井液压井方法的计算模型,分析了井场储备高密度钻井液压井过程中井口套压及套管鞋处压力变化,并与常规等待加重压井法进行对比。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常规等待压井方法压井过程中套压较高,且容易压漏套管鞋处薄弱地层,而井场储备高密度钻井液压井方法能大大降低压井过程中出现的高套压值,降低压漏薄弱地层的风险,且其等待时间短,降低压井难度,增大压井成功率。因此,井场储备高密度钻井液压井方法更适宜于地层压力高、入侵量大的窄密度窗口井。
  • 地面工程
  • 张子涛, 颜辉, 姜希彤, 刁洪涛, 周湃, 张博越, 朱望舒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7, 11(3): 47-5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7.03.012
    摘要 ( ) PDF全文 (1153KB)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ERP系统在天然气管道SCADA系统的应用现状,介绍了ERP系统实施给油气企业带来的价值及效益,对中国石油的ERP应用进展以及业务驱动原则进行了探讨,并以北京油气调控中心为例分析了天然气管道ERP系统在调控中心SCADA系统运维管理业务中深化应用的情况,就正在开展的ERP系统应用集成项目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包括:要充分考虑中国石油各单位不同的业务需求设计专有的系统集成方案,在实施应用之前须对现有ERP系统功能模块的可用性开展梳理并对与业务需求不匹配的模块整改,须先进行总体规划待成熟后再分步实施开展建设。
  • 罗曦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7, 11(3): 51-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7.03.013
    摘要 ( ) PDF全文 (1906KB) ( ) 可视化 收藏
    大牛地下古生界气藏腐蚀环境为CO2与H2S共存,腐蚀机理尚不明确。为指导大牛地下古生界气井腐蚀防护,进一步支撑大牛地气藏的有效开发,通过利用循环流动高温高压腐蚀测试装置与电子扫描显微镜开展了酸性环境对P110/N80管材腐蚀机理研究,并利用多组实验数据作出了大牛地管材腐蚀速率图版。分析表明,随着H2S分压的降低,CO2分压的升高,腐蚀速率会先升高再降低,温度的升高也出现同样的腐蚀规律,实验总压的升高会加速腐蚀产物膜的破坏与脱落,不断增大腐蚀速率。实验结果表明大牛地使用的P110钢材的性能要高于N80钢材。
  • 刘刚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7, 11(3): 55-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7.03.014
    摘要 ( ) PDF全文 (535KB) ( ) 可视化 收藏
    在冬季,天然气管道内尤其是在管道弯头处极易形成水合物,严重影响管道运行。针对现有的计算方法与实际运行情况偏差较大天然气公司采取保守的甲醇抑制剂注入量造成浪费的问题,通过对水合物形成条件的分析,应用PIPEPHASE软件对水合物形成的温度及具体位置进行了模拟预测,对甲醇注入量计算中两大难点的水相内甲醇质量浓度及管道末端总水量进行了分析确定,得出了能够指导实际的甲醇注入临界工况以及较为合理的甲醇注入量。
  • 市场与价格
  • 黄辉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7, 11(3): 58-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7.03.015
    摘要 ( ) PDF全文 (1160KB) ( ) 可视化 收藏
    在总结日本、韩国以及欧洲引进LNG商务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现存的“资源市场一体化”和“加工与贸易组合”的LNG进口商务模式,并根据发展的新形势,认为我国进口LNG的商务模式将会多样化,还将存在“用户建设接收站直接获取资源”和“第三方委托加工”的商务模式,并从资源获取、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价格机制以及市场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我国引进LNG的风险及其建议。
  • 林须忠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7, 11(3): 63-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7.03.016
    摘要 ( ) PDF全文 (541KB) ( ) 可视化 收藏
    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也是天然气体制改革能否稳妥推进的关键。目前,天然气终端放开价格竞争是否具备条件存在异议,案例中缺乏具体的佐证。福建省是一个几乎封闭的天然气市场,单一气源、一张省级管网、终端市场由管道燃气经营商把控,发展阶段与其他省份不同,对其价格形成和改革的分析具有标本意义。梳理了福建省大规模利用天然气以来的价格机制,利用新制度经济学和新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认为:成本差异大、行政门槛高和市场渠道单一制约了天然气终端市场的有效竞争,福建省目前不具备价格放开的市场条件;政府对于天然气的监管立场并非中立,具有价格歧视和斟酌调整的倾向;天然气表现出过渡性特征,这与官员的短期任职和考核晋升机制有关。因此,要放开终端价格管制,需要解除政策性负担,根据物品本质属性分类管理,增加气源并完善天然气基础实施。
  • 经营管理
  • 徐文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7, 11(3): 69-7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7.03.017
    摘要 ( ) PDF全文 (329KB)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现阶段油气销售企业利用传统的审计手段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审计风险不断加大的问题,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风险识别和行为预测是审计发展的趋势。分析了大数据时代油气销售企业审计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用实际案例阐明油气销售企业如何通过大数据技术对海量数据分析、挖掘,以达到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的效果,指出应充分使用云数据库、分布式拓朴结构、联网审计、数据挖掘等大数据技术进行审计工作。
  • 俞强, 黄长略, 杨雪松, 郭蕾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7, 11(3): 71-7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7.03.018
    摘要 ( ) PDF全文 (415KB)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油气企业开展员工建言行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阐述了员工建言行为的涵义及影响建言行为的人格、组织内部、文化3大因素。以川渝两地油气企业的165名员工为对象进行员工建言行为影响因素的调查,深入分析了不同性别、工龄在建言行为的差异以及尽责性人格与建言行为的关系,并提出了应增进尽责性较高员工建言行为以及重视老员工、同时关注女性与新员工建言行为的建议。
  • 房九坤, 汪宸成, 彭刚, 陈志强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7, 11(3): 75-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7.03.019
    摘要 ( ) PDF全文 (385KB)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油气田企业中心井站管理模式的推进,迫切需要培育中心井站特色文化,助推中心井站自主管理。为此,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为例,分析了公司中心井站特色文化培育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效果。研究认为,中心井站特色文化应以班组文化为核心,建立“知,情,意,行”班组文化建设体系,发挥班组核心价值。
  • 辜穗, 余晓钟, 马新平, 王怡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7, 11(3): 78-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7.03.020
    摘要 ( ) PDF全文 (1176KB)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油气行业深入实践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实现转型升级和稳健发展的现实选择,要求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并行。立足演化的视角分析油气企业文化创新认为,油气企业文化创新具有自上而下的创新演化路径和完整的创新反馈回路,创新成果通过油气企业文化迁移和油气企业文化变革得到进一步的演化。研究提出了油气企业文化创新驱动发展管理的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