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第1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6-04-28
  

  • 全选
    |
    宏观研究
  • 曹学文, 叶青, 石倩, 任大伟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6, 10(2): 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6.02.001
    摘要 ( ) PDF全文 (2010KB)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LNG工厂、接收终端和运输方式的发展存在着小型LNG液化技术实现了液化流程和关键设备的国产化,但大型LNG液化技术仍被国外垄断、沿海LNG接收站冷能资源丰富但冷能利用效率较低、以公路槽车为主的LNG运输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等问题仍然突出。为此,就开发新型天然气液化技术、LNG接收站和LNG气化装置配备相应的冷能利用系统、发展LNG低温管输技术等LNG产业关键技术的发展情况及趋势等进行了详细分析。
  • 蒲艾婧, 代龙威, 熊志坚, 孙维, 郑志斌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6, 10(2): 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6.02.002
    摘要 ( ) PDF全文 (481KB)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国内天然气市场竞争,研究提出了由8类、27项要素构成的天然气市场竞争度综合评价模型,选取5家天然气销售企业进行了抽样调查和实证分析,从竞争涉及区域、竞争市场性质、竞争持续时间、竞争要素选择、竞争要素广度选择、竞争激烈程度、竞争市场扩散和竞争反应行为等方面对我国天然气市场可能发生的各类各级竞争状况作出了相应的整体分析和判断。
  • 地质勘探
  • 任东超, 郭士玉, 孙超亚, 王晓飞, 刘冬冬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6, 10(2): 9-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6.02.003
    摘要 ( ) PDF全文 (988KB) ( ) 可视化 收藏
    正确认识产气页岩孔隙是开发页岩气资源的基础,为此,运用氩离子抛光 — 扫描电镜和高压压汞技术对四川盆地威远地区筇竹寺组产气页岩的孔隙类型及微观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将研究区层段页岩孔隙分为5大类(包括粒间孔、粒内孔、晶间孔、微裂缝和有机质孔隙)。高压压汞实验结果显示,产气页岩孔径分布复杂,2~50 nm的中孔最为发育,含有少量大孔。页岩排驱压力较高,孔隙存在明显的细颈瓶特征,孔喉分选性、连通性较差,退汞效率低,中孔对气体的渗流和储集起明显作用。
  • 秦琴, 龙成雄, 张本杰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6, 10(2): 13-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6.02.004
    摘要 ( ) PDF全文 (622KB)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区域地质调查、钻井及岩心样品分析等资料的综合研究,黔西南地区下二叠统梁山组发育一套展布稳定及单层厚度较大的黑色页岩,有机质类型多以Ⅲ型为主,有机质丰度一般、成熟度中等、储层条件中等、含气量较高,具有良好的页岩气成藏条件,初步优选出威宁盐仓 — 猴场、晴隆鸡场 — 关岭永宁为黔西南区下二叠统梁山组页岩气富集成藏的两个有利区块。
  • 徐雪丰, 杨希冰, 胡林, 林水城, 冯士信, 张帅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6, 10(2): 17-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6.02.005
    摘要 ( ) PDF全文 (2639KB) ( ) 可视化 收藏
    从构造、断裂、区域动力学等基础研究入手,系统分析了研究区断裂体系特征、构造样式、断裂活动期次及其动力学成因机制。研究表明:乌石凹陷复杂断裂体系的形成主要受到哀牢山 — 红河断裂活动、太平洋板块俯冲碰撞、深部地幔上涌等动力学机制的联合控制,形成了走滑、拉张 — 走滑、拉张3种基本断裂体系类型;各主干断裂主要活动时间为始新世 — 渐新世,中中新世以后基本停止活动,明显早于排烃高峰 — 新近纪早中新世,对油气成藏影响有限,乌石凹陷油气以砂体或不整合面横向运移为主,从而明确了中央反转断鼻带为最有利的成藏位置,流沙港组为最有利的成藏层系。
  • 张文军, 秦绪乾, 郜瑭珺, 贺鸿冰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6, 10(2): 22-25.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6.02.006
    摘要 ( ) PDF全文 (1425KB) ( ) 可视化 收藏
    以野外构造调查和地震解释等开展米仓山及周缘构造分析,系统总结了米仓山构造变形及展布特征,由北向南依次划分为隆起区、前缘断褶带和前缘凹陷带,其中隆起区包括基底隆起带和隆起边缘变形带两个次级单元;通过不整合面分析和低温年代学分析等手段,明确米仓山地区共经历了印支期以来6个构造演化阶段;结合区域构造背景,探讨了米仓山地区两组构造形成机制,东西向构造属于上扬子板块北缘由北向南挤压造山形成的两类构造楔共同作用的结果,北东向走滑构造和断裂属于龙门山和大巴山联合挤压作用产生的结果。
  • 于东方, 石巨业, 艾骁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6, 10(2): 26-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6.02.007
    摘要 ( ) PDF全文 (2808KB)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以沉积学、测井地质学及地震地层学为理论基础,利用三维地震资料,主要通过地震相特征分析、多种地震属性提取和三维可视化子体雕刻等技术手段,并结合有限的录测井资料及其区域地质背景和地质学规律,在南图尔盖盆地1057区块下侏罗统识别出一套扇体,刻画出其空间展布范围以及扇体内部结构。该扇体平面上呈NNW-SSE向的椭圆形,展布面积约4 km2,扇体物源来自北西方向的凸起区。
  • 徐猛, 马少妍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6, 10(2): 30-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6.02.008
    摘要 ( ) PDF全文 (2930KB) ( ) 可视化 收藏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8段储层为A区块较为有利的致密砂岩气储层,该储层以辫状河三角洲亚相沉积为主。纵向上该段储层具多期砂体叠置、横向连片发育的特点。结合构造、沉积、储层特征以及成岩作用分析结果发现:① 该段沉积环境稳定,构造倾角近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近东西向。② 古水流方向指示为南东及南向,推测物源方向为盆地北部。③ 以岩屑石英砂与岩屑砂岩为主,磨圆以次圆为主,分选中等,以颗粒式胶结为主,为典型的致密型储层。④ 孔隙度介于4 %~10 %,平均值为9.32 %,渗透率值73 %小于0.5 mD,主要介于0.01~0.5 mD,同时实验表明砂岩粒度大小与孔渗性成正比,其中盒8段底部发育含砾粗砂岩,物性相对较好。⑤ 储集空间类型以残余粒间孔、粒间溶孔及粒内溶孔为主。⑥ 溶蚀作用对于储层发育起到建设性作用,而压实作用及胶结作用往往使储层物性变差。⑦ 盒8段试气效果显著,综合分析认为盒8段为该区较为有利的勘探层系。
  • 天然气开发
  • 魏岩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6, 10(2): 35-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6.02.009
    摘要 ( ) PDF全文 (593KB)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气田生产中存在的配产不合理,造成稳产期短,最终采收率低,经济效益低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一套动态优化配产方法。该方法对气藏 — 井筒 — 地面集输整个生产系统进行模拟,可以考虑气井积液、携液能力、冲蚀等流动限制,即单井产气量上下限的限制,及处理站的日处理水量能力,日净化气能力限制,以采收率最高或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建立优化数学模型,并考虑到气藏压力随着累产气量的增加发生变化,建立一段时间内的配产模型。该问题为含有等式及不等式约束的非线性优化问题,目前没有固定算法求解非线性优化问题,针对该优化问题,采用可变容差法求解,逐步加强近乎可行性的限制,直到可行性被接受为止,最终实现模型求解,将下游用气需求合理分配到各气井。使用该方法对实际气田生产进行了配产和预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综合考虑流体在气藏、井筒、地面的流动,考虑气藏条件变化对配产的影响,所获得的配产量是整个系统的最优产量。
  • 吴优, 叶仲斌, 张智, 何益萍, 王文婧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6, 10(2): 39-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6.02.010
    摘要 ( ) PDF全文 (485KB)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原有聚合物浓度测定方法不再能满足新型疏水缔合聚合物的注入、产出液的浓度测定,从而影响疏水缔合聚合物的室内评价及现场应用分析。经过资料调研,发现导数光谱法在进行物质分析方面优势明显,特别在消除背景干扰方面优势突出。为此,将紫外分光光度仪中的导数功能应用于疏水缔合聚合物注入、产出液的浓度测定。对其测定技术参数(波长范围、导数阶数、取样间隔)进行了优选实验,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实验结果发现导数紫外光谱法具有测量精度高、操作简单、无毒等优点。
  • 郭玲玲, 李岩, 吴学松, 劳斌斌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6, 10(2): 43-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6.02.011
    摘要 ( ) PDF全文 (871KB) ( ) 可视化 收藏
    积液是含水气井的常见问题,也是导致气井产量下降的主要因素。及时诊断气井是否积液并在必要时采取排液措施对气井生产至关重要。低产含水气井一般均存在积液现象,一旦已经形成积液,如果能够准确地计算积液液面的位置和积液量,将为后续的生产与排采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综合目前常见积液的预测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积液高度计算方法。该方法将气井生产动态与气井产能相结合来判断气井的积液液面位置,并可以分析积液液面的动态变化。使用该方法通过产能方程以及井筒多相流动计算,得到井筒中压力分布特征,井筒底部纯液流与上部气液两相流的分界点,即可以认为是积液液面位置。通过不同生产日期的积液液面位置变化,可以判断后续生产的积液变化趋势。使用该方法对现场实际生产井进行计算,积液诊断的液面高度与实际液面测量结果非常接近。
  • 马仲君, 杨芳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6, 10(2): 47-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6.02.012
    摘要 ( ) PDF全文 (772KB) ( ) 可视化 收藏
    苏里格气田是典型低渗低压低丰度岩性气藏,单井产量低。气田开发中,当投产进入中后期,由于气井井内积液增加、压力减小、气井产液量上升等问题,导致产量有可能无法满足生产需求。为了有效避免或减缓水进,减少井底积液,提高气井携液能力,结合苏里格气田井筒实际情况,使用38.1 mm连续油管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使用速度管平均套压降低了5.2 MPa,平均日产气量增加了9 050 m3
  • 钻井工程
  • 乐明, 王俊, 王剑, 许恒岳, 王殿榕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6, 10(2): 50-53.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6.02.013
    摘要 ( ) PDF全文 (485KB) ( ) 可视化 收藏
    库车凹陷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南天山山前地区,具有十分优越的油气地质条件。然而呈现出储层埋藏深、地层压力系统复杂(高压盐水层、盐膏层、高压气层)、井深地温高和盐膏层影响井身结构质量和后期固井质量等问题。在预测地层孔隙压力、坍塌压力、破裂压力的三压力剖面基础上,考虑盐膏层蠕变问题,通过分析库车山前地区地质情况、已钻井的井身结构和复杂事故等确定了井身结构优化方案。
  • 地面工程
  • 王坤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6, 10(2): 54-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6.02.014
    摘要 ( ) PDF全文 (1183KB)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气田集输管道CO2内腐蚀情况较为严重的状况,对某集输管道CO2内腐蚀的各影响因素进行逐一分析,采用WAARD95模型建立管道CO2内腐蚀模型,计算分析管道内的介质温度、CO2含量、管道运行压力、管径的变化对管道CO2内腐蚀速率变化的影响程度及规律,得出结论:随着介质温度的升高及CO2含量的上升管道内腐蚀速率会增大,且CO2含量的变化对管道内腐蚀速率的影响最大;管道运行压力的变化不会对管道内腐蚀造成较大影响;而管径对不同倾角的管段腐蚀情况的影响不同。并提出应针对不同管道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清管方案和防腐措施的建议。
  • 市场与价格
  • 胡小夫, 易梓仪, 肖克勤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6, 10(2): 57-6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6.02.015
    摘要 ( ) PDF全文 (398KB) ( ) 可视化 收藏
    预测天然气市场消费量和发展趋势对国家、地区能源的战略规划和政策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首先采用弹性系数法预测了我国中长期能源消费量和天然气市场消费量,然后通过分析我国天然气消费结构的变化情况预测我国天然气市场发展趋势,并提出促进我国天然气市场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 代龙威, 林弘光, 王建敏, 袁建立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6, 10(2): 61-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6.02.016
    摘要 ( ) PDF全文 (464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分析国内天然气销售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研究提出了由7类、31项要素构成的天然气销售企业市场竞争优势综合评价模型,选取5家天然气销售企业进行了抽样调查,从产品优势、品牌优势、渠道优势、服务优势、员工优势、组织优势和决策优势等方面对我国天然气经营主体市场竞争优势进行了相互比较。
  • 何洧, 王宇, 包莉军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6, 10(2): 65-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6.02.017
    摘要 ( ) PDF全文 (339KB) ( ) 可视化 收藏
    在燃气汽车大力发展的背景下,CNG车用天然气的供应,便成为燃气汽车发展的关键。分析了四川成都地区CNG加气站的发展优势,总结了企业发展CNG加气站的意义,提出了对企业发展CNG加气站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和关键要素,认为企业应加强政府公关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资本运作能力,提高市场反应速度,综合服务水平。
  • 李圣彦, 李博, 张立恒, 刘钊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6, 10(2): 67-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6.02.018
    摘要 ( ) PDF全文 (411KB)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已初步建成天然气管网,但天然气冬季供需矛盾突出。为满足用气需求,以北京、新疆、湖南、湖北地区为例,分析了天然气管网冬季运行特点,从集中调控角度提出了储气库和LNG合理搭配、发挥管网运行优势、合理安排新管道机组投运、管存控制和远控分输以及资源串换等保障供应措施,同时重点关注应急管理工作。建议利用天然气行业改革契机,科学制定地下储气库价格机制,推进储气库建设的规模和进度;在LNG价格低位时,增加LNG现货采购数量,从多方面减轻天然气管网保供压力。
  • 经营管理
  • 余晓钟, 郎文勇, 杨洋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6, 10(2): 70-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6.02.019
    摘要 ( ) PDF全文 (392KB)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油气企业的垄断属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阐述了我国油气产业形成的自然垄断、经济垄断和行政垄断的垄断属性,分析了3种不同垄断属性对油气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认为自然垄断对油气企业技术创新产生正面影响,行政垄断对油气企业技术创新产生负面影响,经济垄断与联盟性质有关,对油气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具有多重性。并提出了相关的改革建议,包括:油气企业应打破行政垄断,开放市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支撑环境,增加经营活动透明度;政府应加大对新能源以及页岩油、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的技术创新支持力度,大力促进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技术的突破性发展。
  • 杨莹, 唐志勤, 邱莎, 臧勇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6, 10(2): 74-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6.02.020
    摘要 ( ) PDF全文 (430KB) ( ) 可视化 收藏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在阐述了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概念及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制订合资协议和公司章程、建立法人治理组织结构、建设公司文化、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几个方面介绍了南充嘉能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10年来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践的情况及成效,由此得出城市燃气公司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一些启示:实行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方向,公有经济占主导地位是城市燃气公司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主要形式;有效融合股东间的企业文化是混合所有制公司健康和谐稳定发展的价值基础。
  • 黄欢, 苏琦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6, 10(2): 78-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1132.2016.02.021
    摘要 ( ) PDF全文 (1310KB) ( ) 可视化 收藏
    为大力推动我国页岩气资源的勘探开发,以我国专利检索系统文摘数据库(CPRSABS)为数据源,对截至2015年年底的页岩气勘探开采技术相关中国专利的申请态势就申请量年度变化趋势、申请人地域分布、重要申请人的申请变化趋势及申请技术布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国内申请人申请专利的意愿逐年提升,专利布局意识不断加强,国内申请人在中国专利申请上已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但在页岩气开采技术的研发和攻关上还需进一步加强。